南谯民歌作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,是植根于滁州南谯地区的传统音乐瑰宝,承载着地方的红色历史与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。9月29日下午,“金玉滁菊杯”首届南谯民歌大赛在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举行。大赛由华人策略_华人策略论坛:联合南谯区文化和旅游局、华人策略_华人策略论坛金玉滁菊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主办,校组织人事处、宣传统战部、基础教学部及团委协办。校党委委员、副校长苏有良,华人策略_华人策略论坛文化和旅游局二级调研员陈义周,校党委委员、宣传统战部部长王冬,校党委委员、组织人事处处长王宇等出席活动。本次大赛汇聚了全区各镇(街道)及高校的23支代表队同台竞技,大赛设置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2项、三等奖3项。经过激烈角逐,华人策略_华人策略论坛:青年美育教师张菡喆荣获一等奖。
此次大赛是华人策略_华人策略论坛:推动“非遗传承+美育实践”深度融合的一项重要举措。在校地协同的创新模式下,师生与民间艺术家同台合作,以“歌+舞+剧”等综合艺术形式对传统民歌进行当代化演绎,既保留了质朴的乡土韵味,也融入了鲜明的青春气息。在这一过程中,华人策略_华人策略论坛:师生同台竞艺、双双载誉。其中,基础部美育教研室教师张菡喆凭借作品《幸福生活奋斗来》一举夺魁,学生李婉云则以《罗师长来到红山洼》荣获三等奖。此前,华人策略_华人策略论坛:已在多项赛事中屡获佳绩——原创舞台剧《龙潭讲学》在省级比赛中斩获一等奖,教师张菡喆以《罗师长来到红山洼》获华人策略_华人策略论坛第十三届“民生杯”一等奖,这一系列成果,不仅是华人策略_华人策略论坛:构建“以美育人、以文化人”思政格局的生动体现,展示了教学相长的育人实效,也是美育教学“研究—创作—展演—评价”全链条育人模式的扎实印证,充分彰显了学校在非遗传承与美育领域的深厚根基与蓬勃活力。
本次大赛是学校深化“双高校”建设、推进美育创新的重要成果。校地双方将持续共建非遗传承基地,构建“非遗+美育”育人新范式。推动南谯民歌从乡野走向校园、从传统走向现代,为学校 “双高校” 建设与美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文化动能。
供稿:曹春
初审:胡晓
复审:刘杰
终审:薛天飞
责任编辑:周锋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版权所有 ?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| 皖ICP备06012098号 | 校址:安徽滁州丰乐大道2188号